马凡基因助诊断,规律追踪保平安
作者:得利富(厦门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25-10-13
✔️ 案例分享
17 岁的小宇身材高瘦挺拔,因出众体格早早入选学校篮球校队。然而某天练球时,他突然胸口剧痛、直冒冷汗,被紧急送往急诊。
检查中,医师发现他骨骼与胸廓比例异常,追问家族史后得知,小宇的爷爷曾在年轻时因升主动脉剥离破裂猝逝。
基于高度怀疑,医师安排基因检测,结果显示小宇带有FBN1 基因突变,结合心脏超声波与影像检查,最终确诊为马凡氏症。
得益于及早检测与诊断,小宇立即接受药物治疗并定期追踪,成功降低健康风险。
若没有基因检测,他的症状可能只被当作 “运动过度” 或 “心脏杂音”,延误治疗时机,甚至面临致命危机。
生活中,不少马凡氏症患者因体型高大被选入篮球、排球校队,长期高强度训练反而会让心脏并发症提前发生。
若能通过基因检测早期诊断、及时治疗,调整生活方式(如避免剧烈运动),马凡氏症患者完全可以有效延缓并发症,降低悲剧发生的可能。
✔️ 认识马凡氏症:不只是 “高个子”,更是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
马凡氏综合征(Marfan Syndrome)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,核心致病原因与基因异常相关:
• 主要致病基因:以FBN1 基因突变最为常见,此外也与 FBN2、TGFBR1、TGFBR2 等基因相关;
• 遗传模式: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—— 若父母一方患有马凡氏症,其每一个孩子都有 50% 的概率患病;
• 发病率:国外统计数据显示,每 5000-10000 人中约有 1 例患者;国内虽无全国性正式数据,但医院临床观察推估,发病率并不低于国外水平。
临床上,医师会从三大系统的特征入手,初步判断是否可能为马凡氏症:
• 骨骼系统:身材异常高瘦,四肢、手指(脚趾)修长(俗称 “蜘蛛手”),胸廓可能出现凸出(鸡胸)或凹陷(漏斗胸),部分患者伴有脊柱侧弯;
• 眼睛系统:幼年时可能已出现深度近视,或存在水晶体脱位(晶状体位置异常),严重时可能影响视力;
• 心脏血管系统:最危险的并发症集中于此,常见二尖瓣脱垂(心脏瓣膜功能异常),或主动脉逐渐扩张 —— 若主动脉扩张到一定程度未及时干预,可能发生主动脉剥离、破裂,危及生命。
这些身体征兆若能及早察觉,再搭配基因检测确认,就能尽早确诊与追踪,避免错过治疗黄金时间。
✔️ 基因检测:马凡氏症诊疗的 “核心工具”
马凡氏症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征、影像检查(如心脏超声、胸部 X 光),而基因检测已成为确诊与治疗规划的核心依据,其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:
1、明确致病基因:精准检测是否携带 FBN1、FBN2、TGFBR1、TGFBR2 等相关基因突变,排除其他类似疾病,避免误诊;
2、指导治疗与手术时机:基因检测结果可帮助医师判断病情严重程度,提前规划药物治疗方案(如是否需长期服用降压药),并作为 “主动脉手术介入时机” 的重要参考 —— 例如,携带特定 FBN1 突变的患者,主动脉扩张速度可能更快,需更密切监测并提前安排预防性手术;
3、家族健康管理:马凡氏症为显性遗传,若患者通过基因检测确认致病突变,其亲属(父母、兄弟姐妹、子女)可针对性进行基因筛查,及早发现无症状携带者,提前展开健康监测,降低家族患病风险。
此外,美国心脏协会(AHA)2020 年发布的《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指引》 也明确指出:马凡氏症的临床诊断必须结合基因检测,不仅能提升确诊准确性,还能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,尤其是判断主动脉手术的最佳时机。
✔️ 治疗与生活管理:多维度守护,活出精彩人生
目前马凡氏症虽无法彻底根治,但通过 “医疗干预 + 生活调整”,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,提升患者生活质量:
1、 医疗干预:控制风险,预防危机
• 药物治疗:常用β 阻断剂(如普萘洛尔)或其他降压药,通过降低心率、控制血压,减轻主动脉承受的压力,延缓主动脉扩张速度;
• 手术治疗:当主动脉扩张到临界值(通常直径≥5 厘米,或扩张速度过快),医师会建议进行 “主动脉预防性置换术” 或 “主动脉修补术”,避免主动脉剥离、破裂等致命情况发生;
• 多系统监测:除定期做心脏超声监测主动脉大小,还需定期检查眼睛(监测晶状体与视力)、骨骼(监测脊柱侧弯、胸廓畸形),确保各系统异常能及早发现、及时处理。
2. 生活管理:减少负担,规避风险
• 避免剧烈运动:禁止从事篮球、排球、长跑、举重等高强度运动,减少心脏与血管的负担;可选择散步、瑜伽等低强度运动,维持身体机能;
• 控制体重与血压:避免肥胖,减少血管额外压力;严格遵医嘱控制血压,避免血压波动过大;
• 定期随访:即使无明显症状,也需每半年至一年到心内科、眼科、骨科等专科随访,确保病情稳定。
台湾首位罕病街头艺人 SEVEN,就是马凡氏症患者。他在著作《向麻烦 SAY YES!》中分享,自己虽因疾病经历诸多挑战,却通过音乐与表演展现生命力,证明即使确诊马凡氏症,依然能活出精彩人生。
对马凡氏症而言,基因检测就像 “提前预警的雷达”—— 让医师能掌握病情先机,为患者制定精准治疗方案,在最佳时机介入;患者也能通过生活调整、定期追踪,延缓病程进展。早知道,就能早管理;早管理,才能真正守护生命。
※本资料仅供健康教育与知识分享之用,非为特定疗效之保证。请洽询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评估与诊治。
参考资料
– 台大医院
– 财团法人罕见疾病基金会
– 中华民国心脏病儿童基金会
– 台大医院_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员林分院
– 财团法人罕见疾病基金会 – 罕见遗传疾病一点通
– Milewicz DM, Regalado ES, Guo DC.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 and dissections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causative gene.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. 2010 Dec; 140(6 Suppl):S2-4; discussion S45-51. PMID: 21092790.
– Musunuru K, Hershberger RE, Day SM, Klinedinst NJ, Landstrom AP, Parikh VN, Prakash S, Semsarian C, Sturm AC;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on Genomic and Precision Medicine; Council on Arteriosclerosis,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;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and Stroke Nursing; and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. Genetic Testing for Inherit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: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. Circ Genom Precis Med. 2020 Aug; 13(4):e000067. doi: 10.1161/HCG.0000000000000067.